当前位置: 材料牛 » HTH官网地址 » 李正国最新Science!

李正国最新Science!

具备“可编程”的光谱调控能力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光谱效率和网络灵活性,从而彻底改变众多光子系统。然而,大多数现有光学元件具有固定的光谱功能,可调性有限,难以适配紧凑且快速的光谱要求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留伟鑫博士(第一作者)、许司宇博士和李正国教授(通讯作者)研制出一种基于电致对称破缺机制的像素化纳米光机电(NOEM)光栅,通过在亚波长结构与布拉格光栅间实现可逆相变,实现了超紧凑(0.007 mm²)片上光谱整形。该器件通过纳米级静电位移精确控制光栅单元的耦合强度,首次在芯片尺度实现了纳秒级响应(<10 ns)、高对比度(>100 dB)的可编程光谱调控,可动态生成任意形状的光谱滤波响应。该成果以“Ultracompact on-chip spectral shaping using pixelated nano-opto-electro-mechanical gratings”为题发表在Science

核心创新点

1.电致对称破缺机制:通过电压控制光栅单元纳米级位移,打破结构对称性,实现亚波长透明态与布拉格反射态的可逆切换;

2.像素化独立调控:将光栅离散为可独立驱动的像素单元,支持逐点编程合成复杂光谱(如多波长梳状滤波、Moiré叠栅等);

3.超高性能指标:兼具纳秒级速度(较传统热光/液晶器件快千倍以上)、皮焦级能耗(1 pJ/次)和超高循环耐久性(>2×10¹²次);

4.通用设计算法:提出”逐层剥离”算法,可直接从目标光谱反演光栅驱动电压,实现任意光谱的快速重构。

图1:像素化调控的纳米光电机光栅。

图2:电致对称破缺机制。

图3:像素化NOEM光栅对复杂光谱的动态可重构。

论文地址:https://www.science.org/doi/10.1126/science.adu8492

  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材料牛 » 李正国最新Science!

    相关文章

    评论 (0)

    Baidu
   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