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材料牛 » HTH官网地址 » 崔屹&Stacey F. Bent 最新Nature!!!

崔屹&Stacey F. Bent 最新Nature!!!

了解原始界面的化学环境是电化学、材料科学和表面科学领域长期追求的目标。对于固体电解质界面(SEI)的深入理解主要源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。然而,由于室温(RT)与超高真空(UHV)相结合,可能会在XPS检测过程中因反应和挥发而导致SEI发生重大变化,使得这一技术存在局限性。

斯坦福大学崔屹、Stacey F. Bent等人创建了 “cryo-XPS”技术,如同给敏感的电池界面拍了一张 “冷冻电镜”级别的“快照” ,首次揭示了SEI更厚、更复杂的真实原始结构,并据此建立了可靠的成分-性能关系,彻底改变了研究此类敏感界面的范式。研究成果以Cryogenic X-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battery interfaces为题发表于Nature。

核心创新点

1.开发并验证了低温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。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了液氮快速冷冻技术,在样品制备后立即进行“ plunge freezing ”,并在整个XPS测试过程中保持低温(-110°C)环境。

2. 揭示了固态电解质界面(SEI)更真实、更厚的原始结构。通过这种新方法,研究者发现之前基于室温XPS的认知存在偏差。原始的、未被破坏的SEI膜比传统方法测得的更厚。SEI的化学物种组成和分布与室温测试结果有本质不同。

3. 建立了准确的“构效关系”,为电池材料设计提供了可靠工具。由于cryo-XPS能准确反映SEI的原始成分,研究者成功地将不同电解质体系下形成的SEI化学成分(特别是无机物含量)与电池的实际性能(如库仑效率)进行了可靠关联

图1:低温XPS流程

图2:时间依赖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保存和演化。

图3:化学反应、超高真空和X射线束对SEI的影响。

图4:SEI含量与不同电解质化学中库仑效率之间相关性。

论文地址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5-09618-3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材料牛 » 崔屹&Stacey F. Bent 最新Nature!!!

相关文章

评论 (0)

Baidu
map